中國質量新聞網訊(記者 朱文達)近日,在山東省濰坊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近日舉行的“產業鏈上的山東好品牌”濰坊市食品加工產業記者見麵會上,山東惠發食品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惠發食品”)的發展故事,展現了一家傳統食品企業如何通過全產業鏈布局與科技創新,實現從地方品牌到國家標準的跨越。 在惠發食品副總經理臧方運的分享中,惠發食品最引人注目的創新在於其全產業鏈整合能力。該企業突破傳統食品加工廠的局限,構建起覆蓋研發、生產、銷售、供應鏈服務的完整生態鏈;通過建立山東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、山東省肉類食品質量控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,將實驗室創新直接對接市場需求,開發出調理食品、輕食係列等上千款產品,滿足團餐、快餐等多元化消費場景,使傳統速凍食品突破“低價競爭”的行業困局,走向高附加值發展軌道。 這種產業鏈思維不僅體現在產品端,更延伸至品牌孵化領域。惠發通過深度洞察消費趨勢,成功培育多個細分市場餐飲品牌,實現從B端供應到C端品牌的戰略延伸。目前覆蓋全國所有城市的銷售網絡,以及逐步拓展的海外市場,印證了這種“產業平台+品牌矩陣”模式的成功。 “揚大國味道,做現代生活美食行家”的企業願景,體現了惠發食品的企業文化。在民族特色食品研發領域,惠發食品通過對傳統烹飪工藝的標準化改造,使地方美食突破地域限製走向全國。 多年來,惠發食品共申請專利260多項,先後參與起草編製了《速凍調製食品》《速凍食品物流規範》等10多項國家、行業標準,為企業規範化、標準化發展提供了藍本。這種“創新—標準—產業”的良性循環,正是山東食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的縮影。 這家企業的成長軌跡,折射出山東食品工業的轉型之路——從規模擴張轉向質量提升,從單一製造轉向服務型製造。正如臧方運在見麵會上強調的,將繼續秉持初心,在產品研發、健康食材供應鏈建設等領域持續突破,推動傳統食品企業現代化轉型,讓更多安全、健康、便捷的食品走進國民生活,為山東食品工業高質量發展貢獻“惠發力量”,向世界傳遞中華美食文化的時代新韻。 在全球化競爭背景下,惠發食品的探索證明:中國食品工業的升級不僅需要技術創新,更需要產業鏈協同的文化創新。當一家企業致力於將大國味道精髓轉化為現代標準,將地方特色升華為世界美食,其意義已超越商業成功本身,成為展現中國製造軟實力的生動注腳。這或許正是“產業鏈上的山東好品牌”最深刻的時代內涵。 |